很多家庭都有老一輩夫妻感情不好的問題,所以很多婆婆死命想控制兒子,養出一堆不敢違逆母親的媽寶,而跟媽寶結婚,婚姻很容易出問題。如今已經四、五十歲的女性還算順從,但現在二十幾歲的女性日後成了媳婦,就不會那麼逆來順受,不甩那些框架,被說不孝就不孝,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「逆媳」。
其實孝順並不是一定要對父母言聽計從,絲毫不能有自己的聲音、意見、想法;如果完全服從父母的指示、欲望和控制,那只是愚孝。孝應該是一種關心、尊重和同理,並不是要完全失去自己、失去生命動力,只為了達成父母想要塑造的樣子。
.
當父母帶著憤怒和批判的情緒去表達時,孩子無法感受到被愛,只會覺得厭惡和想要逃避。父母在跟孩子講話前,先想想要說的話是不是出於恐懼和擔憂,如果是,就先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,還有說話的用詞、語氣,再把話好好說出來。
.
跟態度強硬的家人溝通時,不要被嚇得什麼都不敢說,該說的話就要理直氣壯地表達。試著用堅定但溫和的方式溝通,不要等到忍無可忍才一次大爆發,這樣很容易造成爭吵衝突,難以達到雙贏溝通。
老是讓別人為自己做主,這樣其實也是在推卸自己該負的責任。
.
如果父母沒有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,孩子不需要強迫自己原諒、祝福或是愛父母,只要接受事實就是這樣就好了,無須給予評論。
.
不容許別人惡劣地對待我們,也不該帶著受害者的想法,要自己願意站起來,而不是讓別人為自己負責。如果把自己的責任都丟給他人去負責,就會什麼都使不上力。
.
摘錄自《#別再說都是為我好》
作者:許瑞云, 陳德中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各位朋友,晚安:
這次摘文的部分內容,在之前直播的時候,有進行過實際演練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4356153061/videos/632093951027554
最近跟朋友聊到,如果「乖」孩子,遇上非常自我中心的父母,那可以遭遇多少傷痛。這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碰觸的議題,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,比較能感同身受。
我一直希望挑戰一種假設:「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!」
這種假設讓很多朋友過不了自己這一關。如果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,那只要父母對孩子做出的種種傷害,就是孩子自己的錯囉?
在傳統上,確實是這樣說—只要有錯,都會是孩子的錯,因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。這樣的說法,很受某些人歡迎,非常道德正確。
「合理的要求,是訓練;不合理的要求,就是磨練。」這句話我也聽過。反正,父母做的,都可以說成是對的。
也許這些在傳統上不容質疑的價值觀,藉著這本書的某些片段,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。然後再對照種種虐童家暴的新聞,我們能夠有勇氣,去正視傳統上的制約。
祝願您,能看見傷痛存在,但也不會忽略愛!
.
歡迎參與贈書直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2783412031897891
歡迎參考「情緒能量類型」、「愛之語測驗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posts/297663448388858
.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別再說都是為我好》
情緒能量╳愛的語言╳正念溝通,改變家庭能量動力,化解家人關係難題
博客來 http://bit.ly/03900169-B
誠 品 http://bit.ly/03900169-E
金石堂 http://bit.ly/03900169-K
圓神書活網 http://bit.ly/03900169
※紙電同步熱賣中
作者: 許瑞云, 陳德中
圓神出版.書是活的
許瑞云醫師身心靈養生法
@陳德中的正念天空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mbsr
.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